原创 《出走的决心》99%的人没看懂,不该骂姜武,导演有深层表达

来源:人气:493更新:2024-09-22 22:10:25

《出走的决心》上映8天,票房7800多万,豆瓣8.6的高分,让电影在口碑支持下可以走得更远。对于一部现实主义文艺片,这样的成绩算是比较亮眼了。

影片根据50岁阿姨自驾游真人故事改编,咏梅饰演的李红被困在现实生活中,无力挣扎、也无力冲破牢笼,她时常会回忆过往,从18岁憧憬大学,到恋爱结婚生了孩子,当下和过往的回忆构成《出走的决心》两条故事主线,交叉、重叠、遥相呼应,最终,忍气吞声30多年的李红,鼓起勇气奔赴自驾游梦想,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。

这部电影值8.6分。剧本完整、拍摄工整、叙事节奏有条不紊,李红的出走让人想到山田洋次的《家族之苦》,当然不像它那样轻松幽默,而李红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坎坷的人生际遇,则让人想到《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》。

《出走的决心》用100分钟填满了中国传统女性一生的悲歌,目的地是重拾自我和活出自我。电影细节相当到位,而且都能通过具象的画面实现对应的隐喻。阳台上压抑的栏杆折射出李红数十年如一日的被困在所谓的“家”这个牢笼里,没有希望、没有乐趣、没有幸福,更谈不上尊严;

暴雨天自己拎着两袋菜爬楼梯,丈夫自顾自撑着雨伞在前面走,反到埋怨她走得慢,这个伴侣非但不会知冷知热,甚至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。

婴儿的尿不湿、日复一日的呵斥、满地乱滚的乒乓球、没有弹到烟灰缸里的烟灰、放在角落里的旅行包……所有的元素和细节都在不断堆积情绪,都是生活日常提纯的苦,它们极具普适性,看的过程中会不断想到自己的父母、亲人,进而想到自己,电影里那些扎心的元素就像回旋镖,在电影里转了一圈,最终扎到自己身上。

电影中扎向自己胸口的利刃,和结尾穿上中意的红色连衣裙算是呼应,摆脱懦弱、勇敢前行,山路、夜路,只要走出困住自己的牢笼,就总有办法走出围城。这是导演赋予电影最完美的结局。

影片中每一位演员都表现出色。咏梅给人的感觉是她完全放下和忘了自己,她就是每日被生活消磨、被丈夫欺凌的李红,前面的隐忍、后面的爆发,以及最后解放自己,同一个人的三种精神状态,表演非常精准,咏梅再一次贡献影后级的表演。

姜武也出乎意料的好。男人在家颐指气使、作威作福的样子和认为理所应当的内心被他悉数表露。

孙大勇这个角色,差不多是把婚后男人所有的问题集于一身,令人厌恶到极点,这样的角色塑造,固然能形成很强的戏剧张力,让两人的对手戏好看,同时也给李红的出走足够的说服力,但也难免会让角色有些符号化,让他成为这个故事里的罪魁祸首、最坏的人。

这是《出走的决心》做的表面文章,因此甚至会有人说这部电影“厌男”。事实上,绝大多数观众都没能看懂电影,《出走的决心》不是厌男,也不是批判孙大勇这样的个体,而是有更深的表达。

影片中,李红数十年如一日的操持这个家,她除了变老以外,什么都没变。

但孙大勇呢?李红回忆里的他和现实中的他有巨大变化。

他曾经是温柔的帅小伙儿,电话里许诺李红照顾他一辈子,李红下岗后结束两地分居,在那个年代他花重金给妻子做了个带镜子的衣柜。至少在那个时候,他对李红有尊重,也有爱。

所有婚姻,在谈恋爱和婚后初期,大抵都是这样恩爱有加,孙大勇不懂浪漫,他会对妻子买漂亮的花瓶、插上鲜花心生不悦,他是很典型的“经济适用男”,他会说一毛五一瓶的汽水贵,会对买菜钱精打细算、每天记账,对别人算计是抠,对自己也算计就是节俭。

豆瓣上有一条评论写的是“可怕的是看到很多网友说:经历过的人都知道,演的保守了。开玩笑说姜武演的不好,应该让自己爸来演。”

这条评论,说明孙大勇的巨变不是个例,放在他们那代人,甚至放在当下这代人都具有普适性,这也是电影能平等刺痛每个人的原因,同时也是电影想要表达的核心。

那就是,为什么“孙大勇们”会变成这样?

影片中李红不断地回忆,她回忆自己上大学的希望破灭、回忆父母对自己的态度、回忆和孙大勇从恋爱到结婚、回忆和女儿之间的对话……作为电影第二条主线,回忆部分的内容,作用一半是完整塑造李红,另一半,则是全景展现中国传统家庭的代际关系,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,以及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,给女性带来的系统性的压迫。

李红这代人,出生赶上困难时期,家家都很穷;好不容赶上恢复高考可以上大学,但家里人口多往往可着男孩先读书;等到结婚生孩子了,又赶上计划生育要求只能生一个;终于日子有点奔头了,赶上下岗潮。

李红这一生,如果不是最终有了“出走的决心”,其实一切都被安排、被规划好了,注定活不出自己想要的样子,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,自己读不上大学、嫁不到一个好男人、没有很好的物质生活,于是有了孩子之后,就要一辈子劳碌。

男主外女主内似乎成了社会定式,女性总是自然而然的承担起操持家务、带孩子的任务,男人则觉得这是理所当然,孙大勇在家里招待亲友,忙里忙外的李红非但不能上桌吃饭,还要被逼着陪酒。

其实看完整部电影就会明白,导演尹丽川对孙大勇的塑造,绝非是对个体或群体的批判,她通过对李红为代表的女性一生的全景展现,告诉所有观众,她们这代人,从读书、就业、结婚、生子都在被安排、被推着走,把孩子带大了接着帮着带孙子、外孙,几十年眨眼过去,始终是为别人活着。社会是一个大系统,女性的困境是系统问题,李红两次下决心出走,两次失败,并非因为丈夫阻拦,而是因为女儿、因为外孙。

电影解决不了系统的问题,但至少提出了问题让观众反思,这已经很有意义了。电影中的李红最终没有和孙大勇离婚,是因为现实中的人物原型苏敏,至今还没能和丈夫离婚成功,她和丈夫之间的故事,或许比电影里还要狗血,希望《出走的决心》能吸引社会对女性更多关注和关爱,如果婚姻法的天平能向女性倾斜一点,就更好了。

Copyright © 2017-2021